清风无力屠得热。进入六月末,我市连续多日高温天气,俨然已经有了盛夏的感觉。各大超市、社区便利店的冰柜里,品种繁多的雪糕全线上市,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购买。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消费升级、原材料成本上涨、联名做营销等因素助推,“一片涨声”成为今夏雪糕市场的关键词。
雪糕越来越贵
曾经5毛钱一支的小布丁、绿豆冰棍是降温解渴神器。但是近段时间来,不少市民却发现,1元以下一支的雪糕成了稀缺品。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在超市里成盒售卖的雪糕价格大多集中在十几元到五十几元不等,其中二三十元的最多。按一盒5支到7支包装,每支均价在三四元。一些定位高端的产品价格更高,一款网红丝绒可可雪糕分享装3支售价54元,老牌雪糕“小贵族”梦龙卡布奇诺口味和车厘子樱花口味4支售价36元。即便是打着“30年不忘初心”的东北大板价格也不复当年,5支卖到近30元。
线上的雪糕价格也齐刷刷涨价。记者在京东商城看到,之前备受欢迎的、只卖1元钱的冰碴子老冰棍,现在25支需要74.5元,平均每支近3元;小布丁们的身价也全部提高,50支小布丁售价99.99元,平均每支2元。也有一些老牌雪糕,价格还是原来的价格,但是都在悄悄瘦身,原本一支克,现在成了60克,涨价于无形。
成本上涨是主因
雪糕价格为什么越来越高?采访中,有业内人士称,主要原因是由制造雪糕的原材料:奶、糖、巧克力涨价引起的。除去冷饮生产成本的增加之外,雪糕在人工、运输、包装、冷藏技术等环节成本都有所提高。另外,许多冷饮品牌开始推出“高端路线”,这些品牌以生牛乳、稀奶油为主要用料制作出的“全乳脂冰淇淋”,价格自然也不便宜。位居价格顶层的“网红雪糕”,靠着奇葩口味、跨界联合、网红带货,明星加持……销售遥遥领先,虽然褒贬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价格不便宜。
“如今,雪糕早已不是解暑所需,季节也不再是限制消费的因素。90后、00后这些消费主力,对品质化生活需求越发旺盛,对于产品的个性化诉求越来越高,更乐于尝鲜、尝新,在消费升级大势下,雪糕市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价格浮动仅仅是其中的一环。”从事甜品生意的闫先生称。
雪糕品牌纷纷走高端路线,也挤压了平价雪糕的市场。据我市一家连锁超市门店负责人介绍,雪糕高端化,实际上是市场各环节都乐于看到的情况。过去门店售卖一支平价雪糕的利润顶多赚五毛钱,而现在售卖一支十元以上的雪糕,利润可以达到两三块钱。大家自然愿意加大高价雪糕的进货量,促销和推广力度也会大很多。
自制雪糕也不赖
消费升级也罢,成本提高也罢,无论是哪种原因,是否买单还是得消费者说了算。也就是说,没有消费者喜欢被动消费升级,“物美价廉”才是王道。
90后市民张弛从小是雪糕爱好者,他更喜欢这两年流行的国货冰品,偶尔也愿意为单价为十几元一支的雪糕买单。“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