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当女朋友生病感冒的时候,男朋友总是对她说,多喝热水,多喝热水,就很多人习惯了用“多喝热水”来调侃直男。好像喝热水已经成了一副不可或缺的“良Y”。不仅如此,当我们感冒生病去看医生时,医生也总会叮嘱我们多喝热水。这样看来,多喝热水好像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但是很多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这样的做法好像很难理解,因为在国外,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喝冷水或者是冰水的。就是去接待客人,也经常在水龙头直接接冷水的。
为什么外国人可以直接喝水龙头的水呢?他们不怕生病吗?而我们中国人就喜欢喝热开水,难道是因为几千年以来的传统习惯吗?
在《孟子》一书中写道,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显而易见,意思就是说冬天的时候喝汤,夏天就喝凉水。此外,根据《周礼》记载,周王室时期,就有一个被称为“冰政”的机构存在,这个机构就是为了存储冰块而设立的。在冬天大寒时节,古人会将凿采好的冰块,存放在阴凉的地下冰窖里。到夏天再拿出来制作冷饮,古人不仅喜欢喝凉水,而且还喜欢吃凉菜。
据传在唐代繁荣昌盛时期,许多老百姓日常都很喜欢吃凉菜,家里来客人都是用凉菜招待的。一直到晚清民国时期的西北地区,山上的一些寺庙供给来往香客的汤羹也都是凉的比较多,所以说我国也不是自古以来就喝热水的,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有喝凉水,吃凉菜习惯,和现在的西方人一样。
那在古代没有什么净水器,饮用水过滤系统,常常喝凉水,难道他们不知道会有危害吗?实际上,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出了喝凉水的弊端。那既然古人已经明白了凉水的危害,为什么还要常常喝着凉水呢?难道只是为了解暑、好玩吗?其实说到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环境和条件的问题,在当时的环境之下能源比较单一,而树木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过度砍伐使用树木,导致用来生火煮饭的木柴日渐匮乏,除了做饭之外,很少生火,所以煮开水喝的习惯逐渐变少,多数是直接喝生水。
这种困境和习惯一直延续到清朝,虽然有了喝热开水能够防止腹泻的观念,但还是由于柴火资源的缺乏,喝热开水是富裕的家庭才有的。绝大部分平常百姓还是以和凉水为主。直到民国时期,科学知识越来越普及,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凉水中的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喝热开水的好处,再加上国家在健康饮食方面的宣传,慢慢的喝热开水已经成了大家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一直到今天。
说完我们中国从喝凉水到热开水的发展史,再来看看西方国家为什么一直喝凉水。很久以前,欧美国家的人们的卫生意识很薄弱,他们经常将排泄物直接倒入护城河里,日积月累下来,导致饮用水源受到了污染,生病的人越来越多,还爆发过很多大规模的瘟疫,比如黑死病、美洲瘟疫、马赛大瘟疫等等。人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开始对排泄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整顿,控制污染源,改善水质。比如:德国要求所有自来水管中流出的水,都必须符合饮用水标准,标准的规定比对矿泉水还要全面,要达到婴儿都可以直接饮用的水平。以食品的标准来进行控制和检测,在美国也不例外,美国的饮用水分为两级,法定强制公共供水必须达到可直接饮用的一级标准,反观我国检测水质的标准里,其中三氯乙烯的浓度值就比美国高出十几倍。这也是我国的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的原因之一,所以经常会在美剧中看到人们从水龙头,接过来的水就直接饮用的情景,由于水质问题,我们就要烧开杀死水中的细菌才能饮用,这样长期以来喝热开水就好像成了我国人民独有的特点,虽然在我们的观念中都是以热开水为主。但还是有很多体质好的人习惯喝凉水。对于一些体质不好的人来说,一喝生水或者是冰水就会使得肠道系统受到刺激,然后出现痉挛,比如腹痛或者腹泻,再加上没有煮开的水中可能含有氯,这样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可能会造成危害。
其实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直接喝水龙头的生水也是为了图方便,但是不意味着他们都不喝热水,比如他们所喝的咖啡,茶就是热饮,那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喝热开水的温度有没有讲究呢?虽然我们常说要多喝热开水,但是不是水越热就越好,如果喝超过65度太烫的水,就可能会导致消化道上的黏膜受到损害,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食道癌。所以水在烧开之后最好在30到65度的范围内才喝。
当别人感冒了,最万能的一句话就是叫TA多喝水,那多喝水,真的对感冒有帮助吗?由于感冒发烧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多喝水可以补充身体水分之外,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小便排毒等等。所以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要不然也不会成为万能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