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骄阳似火,对于在太阳低下劳作的人来说,喝上一杯冰水,感觉太爽了。不过,冰水是不能乱喝的,喝错了或是喝多了,脑子会“结冰”!脑子结冰?开玩笑吧?耸人听闻吧?不是,真不是。
医学上是这样定义的:冰冷的食物突然进入温热的口腔,对口腔黏膜造成了强烈刺激,使头部和面部的肌肉、血管收缩,引起直通大脑的一条动脉痉挛了,并冲击痛觉神经末梢,最终引起头痛反应。这个时候,人会感觉额头中部或太阳穴附近非常疼痛,有的人甚至会恶心呕吐,这种情况就被称为脑结冰。
专家是这样解释的:脑结冰有可能属于冷刺激性头痛。人颅内动脉血管对疼痛很敏感,高温季节,运动劳作后头部易出汗,这时血管扩张,如果骤然遇冷,如猛吃冰激凌、冷水冲洗,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出现头刺痛、发晕、眼发黑、呕吐等症状。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寒冬时节出门头部暴露在冷空气中,或用过凉的水洗澡,会感觉头部一阵刺痛,就是这个原理。
大部分的脑结冰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自己按摩一下,一般十几分钟后会缓解或是消失。但情况严重的或是自己按摩无效的话,应该立即就医。
那么如何避免“脑结冰”呢?医生建议:在饭后和剧烈运动后是不能立刻食用冷饮的,不然会让胃肠道的血管突然收缩,引起腹泻或腹痛。如果想解渴,可以喝一些加了盐的水,但也不要一次喝太多。一般来说,夏天有阳光的正午到下午3点前较适合吃冷饮,但要避开饭前和饭后1小时,这样不容易刺激肠道,而且一次性不要吃太多。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