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才是真正的吃货

▲《庖厨图》

秋分过后,天气渐凉,

这种时候最适合烧烤了!

邀约三俩好友,围坐烤炉前,

谈笑间不忘翻动手上的肉串。

鲜嫩多汁的烤肉上撒上辛香调料,

滋味妙不可言,几串下肚,

忧愁烦闷也暂且忘却。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几千年前就有啦!

不过,那时烧烤还不叫烧烤,而是叫“炙”,拆分开来的寓意为上半部分为肉,下半部分为火。

▲《庖厨图》局部

汉代画像石《庖厨图》记载了古人烤肉的过程,

从切肉、穿串到烤肉,

每个步骤分工明确,有专人负责。

另外,图中的烧烤叉、烤炉等烧烤工具,

与现代相差无几。

▲西汉上林方炉

年,

西安市延兴门村出土了上林方炉,

这可是西汉时期皇家御用的烧烤炉!

上层是盛炭火的,

底部有长条形的镂孔,

下层还有个铜方盘,

用来放炭烧火并盛装灰烬。

想不到古代就已经有这么先进的烧烤设备!将串好的食材架在炉子上方,火苗透过镂孔将食物烤熟,再撒上调料,美味的烧烤就完成了~

▲宁夏汗墓出土的肉串

在古人眼里万物皆可烤。

据宋代《梦梁录》记载,光是烤肉的食材就有十几种,除了常见的牛、羊、猪、鸡、鱼,还有鹿肚、牛肝,蝉...

这烧烤不仅品种多,手法也是相当讲究,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21种烤肉的方法,例如捣炙法、衔炙法、范炙等,针对不用食材采用不同的烤法,充分发挥食材最原始的美味。

▲汉釉陶烧烤炉

这件出土的灰陶炉上面架着烤鱼和烤鹌鹑,瞧这肥美的肉质,仿佛一下子听到了滋滋的冒油声。

辛弃疾词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讲述的就是士兵们在军营里烤肉的场景。

《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凡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炙羊肉”。古人也不禁感叹,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在冬天吃烤全羊了~

连皇帝也逃不过这烧烤的诱惑,《西京杂记》记载了汉高祖刘邦就经常用烤鹿肝下酒。

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人能抵抗烧烤的诱惑!

▲东汉壁画

看这幅东汉壁画,两个人专心致志烤串儿的样子,似乎正准备狠狠搓一顿。

古人不仅烤得一手好肉,还吃得十分讲究,《礼记·曲礼上》进食之礼中的“毋嘬炙”提醒人们吃烤肉时,不要大块吞咽,要在“俎”上切成小块进食,既不会烫伤,也能细细品味其中美味。

不得不说,古人才是当之无愧的“吃货”!

说完烧烤的悠久历史,

相信大家已经蠢蠢欲动了吧!

温馨提示,一杯高颜值的冷饮跟烧烤更配哦~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