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河南省巩义市西村镇圣水村党总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张营舟,人们都会对他这个“兵支书”赞不绝口,那是因为他把军营作风带到了农村,七年多的创业历程让家乡实现了变山变水又变人。
他是一个52岁的健壮朴实的汉子,诚恳、务实、干练是他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他,曾经是一名优秀的现役军人,一个屡经挫折最终取得成功的企业家,又是一位靠实干赢得群众拥戴的村支部书记。30多年的创业打拼,他经历了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他的事迹感染着一个又一个人。
年7月,张营舟出生在西村镇圣水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自幼聪明好学,特别是动手能力很强。圣水村是嵩山北麓一个土地贫瘠、干旱缺水的深山村,村民生活都十分困难。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他是一个苦命人,张营舟幼年丧父,15岁时母亲又因病去世,在哥嫂的照顾和亲戚朋友的帮衬下渡过了少年时光。幸运的是,家里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省吃俭用供他读完了初中,后来又送他到洛阳参加无线电培训班,学习家电维修技术,希望他能够学得一技之长借以养家糊口。
但是,不愿意过安逸生活的张营舟始终非常向往军旅生活,做梦都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年4月,不满十九岁的他毅然告别亲人,参军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所幸这是一支战功显赫、作风优良的空军部队,驻地在浙江省杭州市。从穷乡僻壤来到大都市,外面精彩的世界有很大的诱惑力,但他从不为外界的喧嚣奢华所动心,严守部队纪律,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得到了打造和提升。他表现突出,深受部队领导信任,服役4年,受到嘉奖2次、被评为优秀义务兵1次,获得师级“全优学员”1次,年12月,他被部队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1月,张营舟退伍,但他没有返回家乡,而是选择在杭州一家生产温控仪表的公司打工,主要负责技术和业务推广工作。在这里他初步积累了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争强好胜的他却不安心于当一名打工仔,时刻想着自主创业,一年后就回到巩义注册成立了益新电器厂,生产简单的机电配件。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营舟从货车司机那里了解到,拖挂车后轮经常遇到轮胎漏气,因不能及时发现而导致报废的情况,他敏锐地捕捉到市场信息,自己经过两个多月的技术探索,研制出轮胎气压报警器,申报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很快生产出产品投放市场,一举取得“开门红”。
然而他没有满足于小试牛刀,仍然在捕捉新的商机。年,张营舟转行承包巩义市食品厂冷饮车间,后又创办了巩义市天天冷饮厂,经营了5年时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企业管理经验。在此期间,张营舟对机械行业产生了兴趣,不断摸索机械设计和创新。年,他又受聘到巩义市一家机械厂担任技术员。年,和朋友合伙成立了巩义市金河机械厂,生产炭化、烘干机等机械设备,年销售收入万元左右,每年都有数十万元利润进账。创业路上不停步的他说:“一个人可以没有学历,没有金钱,但是不能没有拼搏奋斗的勇气”。他坚持工作在科研生产一线,自主研发新技术,不断开展技术创新,自己研发成功连续碳化成套工艺设备、污泥处理设备,再次申报并获得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年,他把企业转让给合伙人,自己又创建成立巩义市北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垃圾处理设备、炭化设备、活性炭活化设备等。公司有20余名职工,年销售额近1千万元,规模虽然不算太大,但由于企业能够密切跟踪市场动态,始终从用户需求出发,坚持科研创新,从而使每套机器设备在各个环节上都达到最优,再加上他一向诚信经营,企业信誉度极高,产品技术和效益在巩义和国内同行业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正当张营舟的事业日新月异之时,有人带点儿嘲讽地说,苦命仔、兵蛋子也有出头之日?年底,张营舟着手公司下一步发展规划,决心大干一场。有一天,西村镇党委的一位领导突然找他谈话,请他考虑回圣水村党支部工作。这么多年来,虽然张营舟一直在外面打拼,但他对村里的发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