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70后、80后、90后的我们,童年的记忆,是自行车的后座,是少年宫的大飞机,是冷饮店的冰棍,是小书摊的连环画……每一幕温暖,都有父母的陪伴。当我们也成了父母,却是否忙于加班工作,忙于奔波在各种课外培训的接送途中,又或是忙于摆弄手机?近日,杭州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发出“每周一天家庭日”的倡议,希望这一天是爸爸妈妈跟孩子在一起,家庭成员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孩子感受家庭的快乐和温暖,享受成长的幸福与乐趣。02:56该倡议发布后,很快在网上火了,也有许多家长开始积极响应。这两天,徐报融媒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十余位家长,看看他们在双休日都是怎么“陪娃”的。00:28每周一天家庭日执行起来有难度针对“每周一天家庭日”,近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余名家长,涉及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三个群体的家长。大家均表示,这个倡议非常好,但是真正的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个难度就是孩子的周末时间,被各种辅导班所占据,家长想陪孩子都没有时间,只能陪着孩子在各种辅导班的路上“转战”。有家长说,工作压力已经消耗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已经没有力气再带娃“亲子时间”了,送进培训班才稍有喘息。在采访的家长群里,还有三位幼儿园的家长和两位小学低年级的家长,他们则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其中一位家长表示,因为孩子年龄小,没有升学压力,因此周末的时间非常充足,只有要空都会陪在孩子身边,一起去云龙湖、彭祖园、爬云龙山……每个周末都过的很丰富。也有家长表示,虽然有时不能单独抽出一天的时间陪伴孩子,但是每天晚上都会陪在孩子上边,和她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看书、弹琴、喝茶、聊天、背诗。在调查中,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参与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妈妈的参与性要高于爸爸。四年级学生一周要上七节辅导班周一、周二:踢足球+作业+读书;周四:国际象棋+作业+读书;周五:英语+读书;周六:上午国际象棋、下午数学;周日:完成学校及各辅导班留下的作业。这是贴在骏骏书桌旁的课后安排表。10岁的骏骏今年四年级,从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的时间和周末,都是在各辅导班中度过。“有的有意思,有的没意思。”骏骏说,多数辅导班他并不感兴趣,但是不能不去上,“妈妈给报了名,都已经交过钱了。”一周上7节辅导课,骏骏说自己还不算最多的,“有的同学报了好多辅导班。”“一周下来,孩子能开心玩的时间也就半天。”骏骏妈妈告诉记者,周一到周五晚上报课,实在是因为没有人接,孩子放学后我们还没下班,只能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可以延迟到5:50放学。接回家后做饭、吃饭、写作业、读书就到十点孩子的休息时间了。周六、周日家长有时间了,孩子还要继续上辅导班,所以能陪孩子玩的时间也就是周日下午,前提是,他要把功课做完。一个电话,就把爸爸喊走了除了孩子忙之外,也有一部分家长因为忙无法做到“每周一天的家庭日”。3月19日下午4:50,学生陆续赶到九州大厦内的校外培训机构上课。来自公园巷小学的肖泽一个人背着书包,手里拿着肉夹馍跑进教室,书包放下后,拿起肉夹馍走进餐厅吃晚饭。而此时在餐厅内已有十多位孩子在吃饭,他们有的是爷爷奶奶陪着,有的是妈妈陪着。肖泽说,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平常晚上放学都是小饭桌接,周五放学后有数学课,从四年级开始就自己走过来上课了。周末的时候也都是妈妈陪着一起去上课,因为爸爸太忙了。肖泽告诉记者,爸爸是一名警察,平时不是加班,就是值班,不是开会,就是出差在外,晚上也经常三天两头深夜回家。每次想和爸爸一起玩就得提前预约,即使这样也经常被他放“鸽子”,就在上周全家人约好一起去吕梁玩,可准备出门的时候,一个电话响起,就把爸爸喊走了。他把每一天都过成了“家庭日”在孙涛的眼里,每一天都是家庭日。孙涛说,他所理解的家庭日就是陪伴,而这样的陪伴应该是“有效”的。这个有效不是辅导孩子做了多少作业,也不是督促她练了多少琴,而是全家人在一起,各人能做各人的事情,互不干扰,又能感受彼此就在身边。“例如,我们从不让女儿婉尔在自己的屋子里学习,而是与我们围坐在餐厅的大桌子上,她在桌子的一边作业,我们在另一边看书或办公。时间不知不觉地流淌,她感受安全与温馨,我们感受幸福与满足。”孙涛说,“婉尔已经三年级了,但是他没给婉尔报任何辅导班,因为我们一直信任学校,信任老师,没必要提前学那么多,那么难,不符合孩子学习规律的事情一定不做,婉尔在班级成绩名列前茅,这使我们坚信保持学习的渴望和乐趣比填鸭、拔高更有价值;作业不给她辅导,不会的题目让她再读读题,慢慢思考,出错是学习过程中正常又有价值的过程,没必要着急,慢慢等她理解比强迫她接受会更有效果。”我市中小学开展陪伴教育推进家校共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诲,更离不开每个家长的榜样作用。年,徐州市教育局提出“彭城好爸妈”“家校共育”的理念后,我市各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展陪伴教育,深入推进家校共育工作。民主路小学在与家委会反复商议、共同研讨后确立了“榜样家长”养成计划。并为六个年级的家长编写了《榜样家长指导手册》,倡导建立“幸福家庭”,即每一天,至少陪伴孩子20分钟,做好三件事:阅读、分享、游戏和休闲活动。以书香浸润人生,用游戏活动、亲子陪伴丰富家庭生活。徐报融媒记者李小委秦媛编辑珊珊责编辛安然总监王正喜汉风号——打造徐州城市首席客户端高考越来越近,徐州这位班主任每天派发“幸运果”!72选6!正在公示!太飒了!徐州14位老人,6天里做了这样一件事!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