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猫逗狗吃份冰淇淋,试看普通人在大宋吃喝

古代没有电,没有WIFI,没有手机,那该是多么无聊啊。如果这么想,就小瞧了古代人们的智慧,他们生活并不是枯燥无味,尤其在大宋的汴梁城,简直可以叫做“活色生香”,君不见《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繁华,开封府的大相国寺生意兴隆,翻开宋史学者吴钩的《原来宋朝这么有趣》系列之《日常不寻常》,就让大家跟随普通的大宋开封人,一起开启寻常的一天。

清早出门买个牙刷吃早餐

清早起来,宋朝人起床可以出门买个早餐,据《梦梁录》记载:宋朝的百姓寻常家里早餐都是不开灶的,每天早上洗漱完了都会直接到街上的早点铺子去吃。甚至街上还有卖洗面汤,就是卖洗脸漱口水,当然也有卖牙刷的专卖店,只需要付出25文钱。

用什么来刷牙,《日常不寻常》第三章里详细讲解了中国人的刷牙史,去排除大家对古人的胡乱猜想,作者用史料来证实,多处辽墓出土的骨质牙刷,以及唐代灰坑牙刷的出土,可以表明中国人使用牙刷可能来源唐朝,宋代普及。

出土的牙刷大都是象牙兽骨,但其实普通大宋百姓主要用竹片、木头、牛角等材料制作,并和现代牙刷类似,一端扁平,小孔植入毛发,主要是马尾毛。宋人周守中《养生类纂》就写道: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疼。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牙刷、牙膏、牙粉等都是大宋人民的日常用品,可见宋朝人的卫生习惯与今人无异。

白天去大相国寺聘猫买猫粮

开封府大相国寺是有名的宠物市场,吃完早餐的大宋人想想自己家的小宠物,不管是银蹄小犬还是狸奴小猫,如果心生爱意,去大相国寺买一只也是有趣的事情。尤其在宋朝,买猫不是买,而是“聘”。宋代第一合格铲屎官陆游写了好多自家猫的诗,这位过年都舍不得把手中狸猫放下的爱猫之人有一首《赠猫》:“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就是用一包盐换回来一只小猫。原来在宋代,买猫是需要聘礼,可以说一包盐、一尾鱼、一包红糖等,这样的习俗在20世纪80年代还存在。

古代人养宠物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有专门的场地与官员负责养狗。到了唐朝,在《簪花仕女图》里,就出现了精心打扮过的小宠物犬,这说明唐代贵妇圈就已经开始饲养小猫小狗等宠物。宋代人养猫养狗不仅体现在图画上,还在诗词中具体描绘。朝野上下,养猫为贵,自宋徽宗及文人记述尽显宠爱之情,上文提到的陆游就写过十二首爱猫诗,在《老学庵笔记》中也难得八卦一回,记载了权贵秦桧孙女家宠物猫丢失,结果动用官府兵丁大肆寻找,乱市扰民的故事。无独有偶,同时代岳飞儿子岳珂也丢了一只猫,最后没找到,这个故事也被写进了《桯史》里。可见因为养猫人太多,所以丢猫、用猫行骗事件频发,猫狗宠物美容行业也趁势发达起来。

晚上秉烛夜游逛夜市

一提到零食,现代人可能想到薯片等膨化食品,其实宋代人吃喝也是花样繁多。在《东京梦华录》,有专门的水果市场与水果夜市。“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日啖荔枝三百颗”、“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诗词中出现了大量的水果,枇杷、苹果、柑橘、桃、无花果之类都可以在市集上买到。宋人已经可以用嫁接的技术培育果树。

南宋旅游离开开封之后特别想念那里的红果子,就是现今的糖葫芦。宋人的“果子”不仅仅是水果制作的蜜饯,还有蔬菜类的如藕片、木瓜等。市场与夜市上的水果与蜜饯琳琅满目,商贩会根据时令更改与保持水果新鲜度,相应的水果行业应运而生,生产规模化,批发零售一条龙服务,可以让水果走进名门大户的宴席之上,也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面对炎热的夏季,宋人发明了“浮瓜沉李”的冰镇方式,甚至在冰饮这条路上越走越宽,可以与现代相媲美。什么雪泡梅花酒、雪团、乳糖真雪等,樱桃上淋着冰镇过的蔗浆奶酪,这些宋代甜品饮料新鲜可口,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且价格低廉。盛夏时节从家里冰箱里拿出冰来,来盘冰盆浸果是何等人间乐事。

捧着大宋手工水果冰淇淋,无需秉烛夜游就能自由徜徉在灯火繁盛处,去樊楼点个外卖,叫个滴滴打驴,酒楼茶坊夜夜笙歌,觥筹交错,路边摊通宵达旦营业。白天与黑夜因为灯烛打通了界限。

大宋人的一天如此安逸,从清早出门,买牙刷买早点,逛集市买玩具,和未来的高太尉蹴鞠,和小朋友一起看皮影戏,花几文钱买水果买冷饮,给自己家狸奴买猫粮,买鱼钩和好友去垂钓,晚上一起樊楼吃酒看戏,夜市斗茶填词作画。吃饱喝足就可以回家挑灯作词,记录下日常见闻。

一日寻常事,尽显大宋文雅气象。在《日常不寻常》一书里,有多幅精美宋画与相关知识链接,不仅仅是作者所言为青少年创作,也是为来去匆匆的今人而作,回顾那一千年前的宋朝人普通生活,去寻找那传统文化给予的久违的精致。

#遇见好书#,宋史学者吴钩试图将日常的大宋生活展现在当今读者面前,大宋有趣系列,遛狗逗猫钓鱼蹴鞠捶丸吃果果逛夜市的汴梁人幸福充实的一天,而蹭WIFI刷手机追剧磕CP保温杯里泡枸杞的现代人貌似已经丢了一千年前的那份雅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