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6日,是今年三伏天引伏的开始,还有10天我们就会迎来三伏天。三伏天是全年温阳驱寒的最佳时机,想要改善孩子体质、提高孩子抵抗力的家长都应该重视,并好好利用。具体怎么做呢?今天,我就重点讲讲这个问题。
天气越热,越要重视驱寒
三伏天是全年最热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很奇怪,三伏天天气这么热,为什么我还要强调要给孩子“驱寒”。这与三伏天的气候特点、孩子的生理特点及夏季的生活方式有关:
第一,阳气升发,人体外热内寒。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这时候天地间的阳气最充足,人体顺应大自然,阳气浮越于体表,皮肤腠理比较热,而五脏六腑则相对虚寒,此时人体呈现出一种外热内寒的状态。
第二,儿为虚寒。孩子的体质特点是“儿为虚寒”。意思是,孩子天生是“虚寒底”的,年龄越小,这个特点越明显。尤其是在夏季,阳气向外升发耗散,体内虚寒的特点会比成人更为明显。
第三,空调、冷食、冷饮会加重虚寒。天气炎热,孩子免不了会呆在空调房,如果没有做好保暖工作,或没有控制吹空调的时间,加上吃冷食、喝冷饮,容易在脾胃积聚寒气,损伤脾阳,从而加重体内虚寒的情况。
所以,天气越热,孩子体内越虚寒,家长更要注重驱寒的工作,尤其是本来体质虚寒或有明显虚寒表现的孩子,家长更要重视起来。
孩子体质虚寒一般有这样的表现:
1、容易积食,瘦小不长个;
2、怕冷,四肢不温,哪怕是夏季也容易手脚冰凉;
3、舌质淡、舌苔白、有齿痕;
4、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
5、唇色不红润,脸色青白;
6、容易腹痛腹泻,长期大便不成形或者便秘;
7、时常没精神,不爱说话,说话声音小,胆子小。
家长可以对照以上提及的情况自查。当孩子出现2个或以上,就要考虑体质虚寒。而体质虚寒的孩子,如果三伏天期间能好好地调补,就能很好地排寒邪、强健体质,到了秋冬季节,一些寒性疾病都不会那么容易复发,秋冬也会好过一些。
推荐一份驱寒攻略,三伏天跟着做
三伏天是一个利用天时,改善孩子虚寒体质的契机。虽然阳气向外耗散,但皮肤腠理也会相对疏松,孔窍开放,体内的经络气血流通快,正是温阳驱寒的好时机。家长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全方位帮助孩子防寒驱寒,温补阳气。
●三伏天食养驱寒
三伏天期间,身体的阳气在体表,中焦相对虚寒,所以夏季比其他季节更容易受寒。三伏天无论要做什么调理,忌口生冷都是第一位的,尤其雪糕、西瓜、凉茶等,尽量不要给孩子吃。
同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温性的食物,一方面能温煦中焦脾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驱散空调、雪糕、西瓜等带来的寒气。孩子脾土得到温煦,阳气充盈,抵抗力自然就强。
1、用好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在三伏天,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安排一些姜的食疗。
《本草纲目》中记载:“(生姜)益脾胃、散风寒”。夏季天气热,孩子容易食欲不振,家长可以在做菜的时候,往菜里加点生姜片,能起到开胃的作用。孩子频繁进出空调场所,或吃了冷饮雪糕后,出现打喷嚏、流清涕、腹痛、腹泻等明显受寒症状,可以给孩子喝一杯红糖姜茶,发汗驱寒。
而脾胃虚寒、容易手脚冰冷的孩子,在三伏天前,也可以用生姜搭配红枣煮茶,姜枣茶作为日常保健,能起到驱寒暖中,补气养血的功效。寒邪散了,气血足了,孩子的抵抗力也会跟着提高。更多姜枣茶的使用方法,点击文章链接《三伏天前,赶紧给孩子喝上这杯茶,温阳驱寒》可查阅。
姜枣茶
材料:姜片2片,去核红枣2枚,红糖适量。
做法:姜片和红枣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0~15分钟,即可加适量红糖调味,代茶饮。
功效:驱寒暖中,补气养血。
宜忌: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可饮用。蚕豆病可用。
更多调理食疗方可查阅
《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
2、除了生姜,性温而不燥烈的食物适合温阳:家长还可以在孩子消化好时,适量添加瘦肉、鸭肉、黄鳝、泥鳅等食材助养阳气。烹饪寒性食物时可以用辛温的食材,如生姜、蒜、葱等来调和。
●外治法驱寒温阳
1、适度运动激发阳气
除了饮食调养,运动也是生发阳气、排寒祛湿的好方法。运动会让孩子腠理开泄,同时体内的寒湿之气也会随汗水排出。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游泳、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绳等,但要注意天气炎热时尽量选择室内运动防止中暑。另外,运动要适度,不要过于剧烈,过汗容易耗气伤津;运动完也要及时把汗擦干,不要对着空调、风扇直吹,避免汗出当风。
2、晒太阳
《黄帝内经》里讲,夏季要“无厌于日”,就是告诉人们夏季要多晒太阳。
大自然的规律,决定了夏季就应该热,应该晒,否则到了秋天,植物就结不出好果子。孩子也是一样,要长高长大,就需要充足的阳气,而阳气需要从外界摄取,其中,晒太阳是给孩子身体补充自然界阳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家长可以在早上7点到9点,带孩子到户外晒晒太阳,微微出汗为宜。
3、小儿推拿
3岁内的孩子不宜过早过多地使用食疗方,可以做做小儿推拿补阳气。孩子无病痛的情况下,可以做做工字擦背、捏脊,每天早上做效果更好。具体的手法是:工字搓背50~下;捏脊上6下3(3岁以上的孩子上9下6)。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4、简单有效的驱寒温阳外治法——许暖贴
许暖贴由藿香、丁香、肉桂三大药材组成,是我30年儿科用药的经验方,藿香能芳香化湿、和中止呕;丁香能温中散寒、温肾助阳;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三种药材都是偏温性的,搭配起来能温阳驱寒、健脾养胃,特别适合孩子受寒时用,脾胃虚寒的孩子三伏天也可以用来改善体质。
(1)出汗后吹风扇、长时间吹空调、游泳以后没做好保暖,出现打喷嚏、流清涕等受寒症状,可以贴在神阙穴,每天1次,每次贴2~4小时,连续贴2~3天,饭后1小时贴。
(2)孩子吃了西瓜、雪糕、冷饮,或踢被子冷到肚子,出现肚子痛、拉肚子、呕吐等症状,可以贴在天枢穴(肚脐旁开2寸),每天1次,每次贴2~4小时,连续贴2~3天,饭后1小时贴。
(3)在三伏贴期间,平素体弱多病、有反复呼吸道感染问题、有过敏性疾病病史的孩子,也可以把许暖贴贴敷在不同的穴位,能起到调理体质、冬病夏治的效果。
家长可以从7月6日引伏开始帮孩子贴,每伏内4~5天贴一次,一次不超过4个穴位。打个比方,7月6日~7月15日期间每4~5天贴一次,一伏大概贴2次。建议家长三伏天期间在早上给孩子贴许暖贴,且每一伏每一贴尽量选择同一时间贴。2岁~3岁每次贴约45分钟;3岁~7岁每次贴约1.5小时;7岁以上每次贴不超过2小时。
脾胃虚寒、易生病、抵抗力差、瘦小:贴在天枢穴、中脘穴、足三里穴。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过敏体质,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等病史:贴在定喘穴、肺俞穴、膏肓穴。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反复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贴在天突穴、定喘穴、肺俞穴、膏肓穴。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要孩子体质好,就要先减少生病,减少积食,孩子每次生病都是很大的消耗,所以要及时防寒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