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爽爽贵阳”没有让人热得难受,但作为夏日消暑妙招,各种冰冷饮仍是贵阳人的心头好。从街边名不见经传的冷饮小摊,到火爆二十多年的老字号店铺,再到当下的网红冷饮店,凡是带“冰”的摊店,哪怕旮旮角角,你都能看到贵阳人“吃冰”的身影。
炎炎夏日的午后,约上三两好友,点上一份冰饮,无论是5元一碗的玫瑰冰粉,还是人均20元的网红冰饮,贵阳人夏日“吃冰”,是悠闲,是潮流,更是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冰粉:夏日的灵魂所在
谈到贵阳人喜爱的夏日冷饮,十个贵阳人,大抵有九人的回答里都有它——冰粉。玫瑰冰粉、绿豆冰粉、水果冰粉,堪称冰粉届的“三大王牌元老”,无论是火锅、烤肉、烙锅还是丝娃娃,都可以搭配上一碗清凉爽口的老贵阳传统手搓冰粉,那感觉——安逸似神仙。
正因为如此完美百搭,冰粉极受贵阳人的宠爱。在贵阳的街头巷边,凡是有美食聚集的地方,你一定能在这附近找到冰粉的身影。就比如在文昌阁,电台街与文昌街的交叉路口,几家烤肉店旁,仅仅百米范围内,你就能看到三家卖冰粉的冷饮小摊。
7月21日下午,记者在走访小十字时看到,当天虽然是周三工作日,富水中路和民生路交叉路口,这家新开的老字号冷饮店却坐满了人。
店里的服务员张女士说,“今天人还算少的,平时人更多。”
顾客梁女士告诉记者,这家店在清镇开了二十多年,在贵阳十分有名,她和朋友就曾经为了吃一碗何记的冰粉开车到清镇去。
开了二十多年的冷饮店到底有何妙处?记者发现,该店可供选择的冷饮品类非常多,总共近40种。水果冰粉是该店的老招牌,满满的一碗,包罗了多种时下的新鲜水果,新鲜度很高,加上大颗的西米和黑芝麻点缀,口感清爽解腻,非常满足。牛奶黑糯米冰浆在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多了一层奶糯的口感,牛奶、黑糯米、沙冰的搭配比例恰到好处,奶而不腻,糯而不黏,刚刚好的清新微甜。
从冰果露到冰粉的那些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贵阳市的年轻人,和对象来到第一浴室的冷饮部点上一杯冰果露,绝对是恋爱环境的“高配”。
在蔡家街开冰粉冰浆店的董阿姨告诉记者,她做冷饮生意已经几十年了。
据董阿姨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没有冰粉、冰浆这些后来大受人们欢迎的冷饮。那个时候的年轻人,除了5分钱一根的豆沙冰棒,最爱的还有冰果露,也是董阿姨口中的“冰罐罐水”。
董阿姨说,那个时候的冰果露,其实就是用糖和水果味的香精兑水冲成的糖水,直接倒入可以制冷的“罐罐”(早年一种制冷机器)中,出来就是冰果露,喝起来甜甜的、冰冰凉,特别受人们的喜欢。
九十年代,贵阳的街头开始有人卖冰粉,那时候还卖1毛钱一碗。最开始的冰粉,配料就是玫瑰酱加点芝麻,没有冰块,装冰粉的碗也是自家用的搪瓷碗。
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粉的配料越来越丰富多彩,多了花生碎、瓜子仁、山楂片、冬瓜糖、三丝、果脯、紫米、芋圆、绿豆、糍粑、各种时兴水果等种类丰富的配料。
尽管冰粉的配料和吃法越来越丰富,但依然有人最爱那传统的原始口感,蔡家街附近的居民们就很喜欢这家在路边开了13年的董记甜品。5元就可以品尝一碗最传统的老贵阳玫瑰冰粉,传统手搓冰粉加上玫瑰酱、花生碎、瓜子仁、山楂片、冬瓜糖、三丝以及芝麻等传统配料,一口下去齿颊留香,仿佛忆起那些年的旧时光。
网红冷饮店有点受宠
如今,在一些新媒体网络平台上,通过探店达人们的推荐,越来越多的饮品因其美味的口感、漂亮的颜值、创意的包装以及安逸舒适的店铺环境,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网红冷饮店,也正在成为新时代贵阳夏日冷饮的潮流标签。
“我要喝喷水池。”“大南门喝不?”“咋个都要整个甲秀楼啊。”该对话发生在某平台一篇推荐贵阳夏日冷饮的笔记评论中,对话所指其实是饮品的“路标吸管套”。
记者了解到,笔记中推荐的店铺位于陕西路,开业仅一个半月,当前已跃升至大众点评云岩区饮品店热门榜第1名。
这家网红店位于陕西路,在老贵阳传统糯冰浆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层奶盖,既有传统冰浆的清爽,又有奶盖的香甜,结合0卡糖的健康理念,加之特色的包装方式(用上贵阳的路标和老街道名字),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和游客进行拍照打卡,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贵阳日报融媒体实习记者丁明雪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