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守正学堂
有些事情的发生总是始料未及的。
比如最直接的就是死亡。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
朋友们可能感觉到了,今天的话题有些沉重和压抑。
有些朋友可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我来告诉你们。
福州19岁男孩小辉在打完篮球后,拿起一瓶冰饮料一口气喝完了。
看到这句话,不知道医友们心里想的是什么。
是畅快么,凉爽么,还是这样做是有危险的?
“畅快“过后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小辉就开始感到胸闷胸痛,球友们发现情况不对后,医院抢救!
但是人只有一个身体,一条命呀。
很不幸,这名刚刚考完高考,还考了多分的优秀的大男孩,因为急性心梗抢救无效后去世。
一个鲜活的生命,处在一个朝气蓬勃的年纪,可是就是因为缺乏医学常识而瞬间凋落。
让原本幸福的家庭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支离破碎。
或许,他的父母还在家中为他盛好了饭,为他洗好了衣服,为他烧好了热水……在等待他打完球后回家……
可惜永远也等不到了……
医者父母心,感到非常痛惜。
无奈之际,只能不断地给大家普及各种医学常识,希望大家不要再因为一些“低级错误”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剧烈运动后身体正处于一个全身发热的状态,血管处于舒缓的状态。
这个时候你突然喝一瓶冰镇饮料,寒邪入体,让原本舒张的血管一下子紧缩起来,血液流动不畅,形成瘀滞堵塞,气血上不来,心脏便得不到供应,急性心梗便发生了。
就好比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忽然浇上一盆冷水,火焰就被灭掉了。
近几年,发生急性心梗的可不止这一个案例。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占我国疾病死亡率首位。
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万人,每3名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死亡率超过3成。
万患者,那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呀!
简直不敢想象,这万个家庭是如何在痛苦中熬过来的。
而且心梗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由原来的六七十岁的老人慢慢演变成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孔子说过,三十而立!
三十岁,对于一些刚刚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在家庭上慢慢稳定的年轻人,本来应该是蒸蒸日上的时候,却被心梗打个措手不及,实在是不应该。
但是我们要明白,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有迹可循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就跟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一样。
如果你平时好好注意身体,心梗又怎么会来找上你?
只能说,现在太多的年轻人过于“自虐”,生活肆意无度,随心所欲。
有些人熬到凌晨两三点不睡觉,一边打游戏一边抽着烟。
有些人饮食作息毫不规律,每天靠泡面度日,黑白颠倒,不爱运动。
还有一些人迫于生活的压力,每天紧锁眉头,天天叹气,情绪低落惆怅,每天借酒浇愁。
…………
这些人并不少见,门诊上很常见。
之前一个朋友跟我还说过,他家孩子年纪轻轻就有了数年烟龄,每天都在督促着他戒烟,可是根本管不了。
还经常晚上开始约人打游戏,打起游戏来嘴里骂骂咧咧的,然后再叼上根烟,觉得自己很酷一样。
桌子上到处都是外卖盒子,全是些不健康的、油脂高的小吃。
看着两鬓斑白的朋友,很是不解,这是时代是怎么了?
记起年看到的一个新闻。
大致是说一个21岁的小伙突发心梗,感到胸部疼痛。
医院后,医生一小时“掏出”了十块血栓,其中有一块把导管都给堵住了。
都能堵住导管了,你想想他的血液还怎么正常流动?
为什么别人没事,偏偏堵他的呢?
就是因为这个小伙常常熬夜打游戏,平日里不爱运动,身高,体重才斤!
你说他的身体能健康么。
说到这里,还是要提醒一下。
心梗可不是冬季的专属,夏季也很容易诱发。
因为夏季本身就很热,出汗又多,体内津液变少,就容易给心脏造成负担。
尤其是刚吹完空调立马就来到室外太阳底下,寒热交杂,血管时舒时紧,血压忽高忽低,很容易出现心脏问题。
如果真的发生急性心梗,可以小手指尖放血,同时赶紧拨打,医院就诊。
西医在于治标,中医在于治本。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心梗的发生,还要重在预防。
所以给大家几点调养心脏的建议:
一、按压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它主要的作用就是守护我们的心脏。
没事的医友们就可以经常按压一下,日常养护心脏。
二、大米粥加茯苓
大米粥能快速补津液,加入茯苓有安神养心之效。
三、肉桂川芎煮水冲服蜂蜜
肉桂川芎各10g,蜂蜜适量。用养生壶煮,水开即可,先将蜂蜜倒在杯中,倒入肉桂川芎水冲泡。
一份药材可以煮2-3次。
肉桂可以帮助振奋心脏功能,川芎也能帮助心脏打血,同时冲服蜂蜜可以补充能量。
四、桂枝汤
桂枝汤原方: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桂枝能够振奋心脏功能,同时生姜能够恢复脾胃,增强心脏的动力。
五、忌寒凉
这点在夏季一定要注意!
特别是冰淇淋等冰镇饮料或者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不要贪图一时嘴快,这样很容易造成寒邪入体,淤血凝滞,所以一定要忌口。
常温的水果可以吃,但也不要吃太多。
我相信通过这篇文章,至少可以让看到的朋友们心里有了些许意识:剧烈运动后不能喝冷饮也好,少抽烟喝酒也好,按压内关穴也好……
只要任何一点能走进你心里,被记住,今天就没白说。
毕竟,掌握医学常识真的可以在关键时刻救人性命,能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给予帮助。
如果你们学会了,你们还可以教给孩子们,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成长,间接学会一些医学常识。
“技多不压身”,没有人会嫌弃自己学会了什么,只会在发生失误的时候痛恨自己没学会什么。
我们经常会说“没有生活,只是活着”,那就希望所有人都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