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天津的夏日冷饮

文图整理

自然

上图:清末天津街头的冷饮摊(选自《邮筒里的老天津》)

  炎热的夏天来杯清凉的饮料是再舒服不过的了。不只今人如此,在民国时代的老天津,每到夏热难耐之时,各式各样的冷饮也会成为人人喜爱的消暑佳品。

  天津最好的传统消暑饮品,非酸梅汤莫属。酸梅也就是乌梅,开水煮后加入白糖、桂花,冰镇后酸甜清爽。旧时天津每到夏季,糖果店都会自制酸梅汤出售。北门外裕顺斋的酸梅汤最受欢迎,其甜度及桂花香味适中,盛在一套唐三彩缸里,镇以天然冰块,酸甜爽口,让人欲罢不能。一般摊贩卖酸梅汤,架起白布凉棚,手中持一冰盏,铜制,形似大号酒盅,不断敲击发出“滴答滴答”的清脆响声,只听这响声就让人有清凉之感。20世纪30年代,西马路一带这种酸梅汤小摊最多。但酸梅汤毕竟用料多,价格较高,一般下层劳动人民,喝每碗一分钱的大碗茶也能消暑。

  老天津还有一种消夏食品,名“红果酪”。红果,也就是山楂,去核去皮后煮烂,加白糖桂花冰镇,就制成了红果酪。天津河北大街鲜果店周起泰制作红果酪,在木槽子里配料,冰镇后盛在朱红色上釉瓷容器里,又好吃又好看。

上图:山海关汽水厂老商标

上图:山海关汽水厂老商标

  天津开埠后,西洋人的冷饮开始进入。年,英国人创办了“天津万国汽水股份有限公司”,专做汽水。该厂生产的汽水为瓶装,瓶口以一个玻璃珠塞住,喝的时候把玻璃珠捅到瓶子里。汽水以柠檬酸加气制成,味道酸甜可口。年,因山海关水质优良,该公司于此处设厂,年更名为“天津山海关汽水股份有限公司”,自此“山海关”成为北方响当当的汽水品牌。到了二三十年代,天津的汽水工厂已增加至十多家,山海关汽水则已经发展成系列品牌,有桔子汽水、格瓦斯汽水、柠檬汽水、咖啡汽水,甚至有在今天也是方兴未艾的“葛瓦斯”(发酵)汽水。

上图:山海关汽水厂果汁老商标

上图:山海关汽水厂果汁老商标

  汽水有了,果汁也不能少。请看《大公报》年7月17日这则广告:“本公司所制各种果子露系用科学蒸馏方法,将各种果汁提其原汁,完全天然,解暑生津,诚为夏天之最良饮料也。”这是冠生园公司刊登的“果子露”广告,实际上就是果汁。另一个公司的饮料广告更加诱人:“取十四种天然果汁,精密配制而成一种饮品,怡悦齿颊,培养精神,佳美无比。”再看这果汁的名字,竟是如雷贯耳——可口可乐!原来早在年,山海关汽水公司就与美国可口可乐汽水公司达成协议,成为天津乃至中国北方地区独家制售可口可乐的企业。这则广告除了渲染饮品的美味外,还强调了饮品的卫生:“其瓶监制最为卫生。开饮之时,清洁无比。”而且还有防伪措施:“认明瓶样或瓶盖为记,谨防伪品冒充。”山海关汽水厂也出品各种“山海关”牌果汁,菠萝、桔子、杨梅、樱桃、苹果、柚子,应有尽有。

上图:年7月《北洋画报》冠生园冷饮广告

  夏天最能消暑的东西,自然是冰。天津自古有窖冰的传统,冬天把冰从河里取出来存贮在窖里,夏天拿出来使用。但河冰毕竟不能入口,只能用来存放物品。中国第一家使用机械的冷饮厂年出现在上海,到了30年代初期,天津的食用冰制品已经非常普及了,“冰激凌”成了司空见惯的东西。最初冰激凌比较简单,不过以桂花汁与白糖水冻结成冰渣而已,此后又有牛奶冰激凌、水果冰激凌,种类日渐丰富。30年代初,天津制冰激凌最佳者为冠生园、大三元、福禄寿三家。福禄寿公司制作的冰激凌,加入桃仁、瓜子、青梅丝等果料,别有风味。美国公司专门为跑狗场、电影院等处制作的冰激凌,以硬纸圆筒盛之,奶油与杨梅冰激凌各居其半,呈太极图形状,并配一把木质小勺。还有一种盛在方形小盒里,内以锡纸包裹奶油馅冰激凌,乍一看形似肥皂,打开食用,一下子让你冷到牙齿根儿。日本冰铺最拿手的是红豆冰激凌,甚至有西瓜味的红豆冰激凌,别具一格。

上图:《北洋画报》.7.22冷香室广告

  由于夏天冰激凌大受欢迎,各大饭店、旅馆、娱乐场都会把冰激凌作为招徕顾客的“杀手锏”,甚至设置专门的冰室。比如天祥市场后门的“水晶宫”,美丽川菜馆隔壁的“冷香室”,中原公司的“饮冰室”“茶香室”,还有天凉时卖饭菜、天热时专门提供冷饮的“北冰洋”“露香园”等。这些冰室中的冷饮种类繁多,最多的达16种,瓜果梨桃无所不备。一般每份一毛钱,贵的也不超过两毛五。三五好友约集了去大吃一顿,所费也不过一两元而已。如果想吃点可以果腹的,冰室还会提供茶点,有面包配着黄油、果酱加汽水。

  除了在饮食上下功夫,这些冰室的主人们还想了些新花样。日租界有一家日本冰店,主打“野趣”牌。因其地处海河岸边,于是因地制宜,用苇席作为篱笆围成小院,面向海河,中有小室一间,室内遍悬淡青纸灯,设有桌椅,夏季每天日落后出售冷饮。在所有冰室中,客人最多的是冷香室,这要归功于老板请来的三个女招待,人称“一号风流漫浪,二号徐娘半老,三号大家闺秀”,引得男顾客频频光顾。

上图:年7月《北洋画报》中原公司“茶香室”广告

  在当日,冰室之盛已经成为夏天一景。人们聚集在此闲谈消暑,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某票房甚至把冷香室作为活动基地,包下一间雅座,每日在里面“浅斟低唱”。入夜后,冰室里明灯盏盏,人影幢幢,扎扎的敲冰声、鼎沸的喧笑声,让冰室成为炎炎夏日里少有的热闹去处,以至于好事者们纷纷驻足围观。冷香室的三位女招待引得观者如堵,老板不得不用白纱幔将门窗挡住。然而仍有人从纱幔空隙向内张望,于是又迁址至隔壁,设雅座四间,以黄栏白幕相隔,才免去了看客的打扰。

  去冰室消费的多是摩登男女,一般平民百姓想要吃冰激凌的话,可以找沿街售卖的小贩。这些小贩所卖的冰激凌多装在用饼干制成的牛角形杯里,花样自然比不上冰室。还有一种“冰棍”,其制法从冰激凌脱胎而来,在直径寸余的小铅管内注入糖水,中间插上竹签,置入冰箱之内,半小时后即可凝结成形。然后再将铅管放入冷水中,即可将冰棍抽出了。这种冰棍的价格很便宜,一般售铜元四枚或两枚,短衫帮及小学生都可以买来吃。

  年一入夏,天津市特二区的夜市里有一个小贩推着冰箱车售卖汽水、酸梅汤,兼做冰棍,每根铜元四枚,一天下来可以赚三四元,足可养活一大家人。有两个人见他赚钱多,也各自购置小车冰箱前来制售冰棍,但所制冰棍较小,每只仅卖铜元两枚。于是夜市里形成“三车竞争”的局面。但这种局面仅维持了两天,便被警察以“夏日苦疫,取缔不良冷食”为名禁止。于是卖四元一根的那位小贩又转战租界,照样赚钱。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老城里的胡同你还记得曾经的家吗?

2、庆祝天津建卫周年!百张老照片带你去“穿越”

3、西北角拆迁前珍贵视频

4、针市街小伙巷(图)

5、天津近代两场最严重水灾照片

6、东、南、西、北马路旧影

7、拆掉的老南市寻找曾经留下的印迹

天津市档案馆,一个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