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在南京市建邺区恒山路附近一家便利店,记者拿出一支雪糕准备付款,店员突然问道:“这个19元,你确定要?”记者被问得有点糊涂。经询问得知,原来这支雪糕此前惹过几次“小麻烦”,因为价格超出预期,不少顾客结账时嫌贵又退了。
超市里“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这几天雪糕频频登上社交网络热门话题榜。虽然各种网红雪糕、文创雪糕品种越来越丰富,但动辄两位数的价格,让网友自嘲“失去雪糕自由”。
高价新潮雪糕卖得好吗?
“走量”仍靠老牌低价产品
6月8日,记者探访南京线下销售渠道发现,十几元一根的雪糕,越来越多占据了路边小店冷柜。莫愁路一家苏宁小店共两个冷柜,一个柜上贴出21种产品的价目,单价4元以下的有6种,另一个冰柜贴着36种产品价目,售价4元以下的仅5种。建邺区金融城便利店所售的43种冰淇淋中,最便宜的是5.5元的可爱多甜筒,最贵的是18元的八喜慕斯冰淇淋,过半产品价格超10元。“可爱多卖得最好,一天能卖出约40支。”店员告诉记者,可爱多口味不错又便宜,是当之无愧的“销冠”。
图片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大超市雪糕售价也不便宜。华润苏果购物广场南湖文体路社区店,按支销售的雪糕主要有中街、索菲亚、钟薛高等品牌,单支售价均超8元,最高22元。盒装冰淇淋一般为4支或6支装,除伊利外,其他品牌售价多超过30元,最贵的可爱多夹心冰淇淋4支装为50.5元。记者发现,联名款售价相对较高,如伊利“妙趣”印有米老鼠形象款每盒要20.9元,印有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每盒29.9元。
冷饮批发店则高中低档全覆盖。“零下十八度”朝天宫店门口有块促销价牌,上面伊利、随变、光明、梦龙、大布丁等老牌产品,售价从0.6-6.8元不等,店内也有钟薛高、冰雪怪等新兴品牌。店员告诉记者,老品牌卖得更好,经典口味不容易“踩雷”;价格贵的品牌主打中高端,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
今年54岁的王立兵从年开始做冷饮生意,他的胖子冷饮批发店开在福园街茶南农贸市场对面。“人流量大,附近人买得多。”王立兵说,店里最贵的是哈根达斯,一个卖28元,最便宜的是赤豆冰棒,一支0.8元,“不同人群吃得不一样,老年人就喜欢老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年轻人相对喜欢吃高端一点的,我们高中低档的都会进。总体来说,低档的销量高。”和大多数冷饮批发店一样,王立兵把钟薛高、明治、索菲亚等售价较高的雪糕放在进门处两个冷藏柜里,赤豆冰棒、绿豆冰沙等较便宜的则放到店铺里面。
在河西CBD写字楼环绕的罗森金融城店,被问及最畅销雪糕是哪一款时,店员毫不犹豫说是“哈根达斯”。一有较大折扣,往往会有顾客成袋购买。在罗森店员看来,店的地理位置紧邻高端写字楼,加上折扣的适当刺激,周边客户的消费力很强。
图片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高价雪糕贵在哪?
原料工艺创意迭代升级
高价雪糕为啥能卖出高价?记者调查发现,原料工艺、销售渠道、消费场景等都在改变。记者盘点这两年相关广告发现,主流高价雪糕广泛宣传“健康”概念,如“0蔗糖”“纯正牛乳”“不添加一滴水”“原材料采用国外进口”等。看它们的配料表,牛乳、稀奶油等占据大头。
“现在雪糕的配料表有很大的进步,这也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迭代。”有着十几年高端线下连锁冰淇淋店经营经验的王雷(化名)进一步分析了雪糕的成本构成,雪糕出厂价一般占零售价的50%—60%,中间的总经销商会在此基础上加价20%左右,然后到终端门店再加20%左右。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此外还有制造工厂环保要求提高、工厂硬件改善投入等原因,都在拉高雪糕单价。“价格提升的同时,雪糕生产的规范化程度也在提升。”
今年3月,全球首家冰淇淋“灯塔工厂”联合利华和路雪生产基地在太仓揭幕,该工厂设置了全球首个梦龙冰淇淋柔性生产线,利用精益制造和数字化技术,在运营中可将碳排放减少83%,并减少14%的能源和水消耗。
图片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雪糕销售终端也在不断变化。业内人士介绍,受疫情影响,冰淇淋线上销售快速发展,销量猛增的背后是冷链运输环环相扣的支持。但线上销售的冷链运输,相比线下实体需要花费高额的电费,利润空间低的雪糕难以承担。
在价格另一端,为什么低价雪糕越来越少了?王雷坦言,“不是少了,而是没有人能做出原来那种低价的雪糕了,谁做谁亏钱。”王雷认为,中国雪糕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前30年大致处于基础性发展阶段,雪糕更多是满足消费者解暑降温的刚需。近几年随着文创雪糕、国潮雪糕流行,除了好吃外,好看好玩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