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菜,有一座十分美丽的园林,山清水秀,树木青葱,流水潺潺,花香鸟语,好一派迷人的景象。
因此,引来不少人来这里欢度周末、采摘鲜花、采蘑菇、逮蟋蟀、观月亮、数星星,有的甚至燃起篝火,边野餐、边唱歌跳舞,余兴未尽者,索性搭起帐篷,彻夜狂欢。所以,往往把园林搞得一片狼藉,十分肮脏。
老管家很是无奈,只得按迪梅普菜的命令,在园林的四周搭起篱笆,竖起“私家因林,禁止入内”的警示牌,并派人在园林的大门处严加防守,结果依旧无济于事,许多人仍然通过各种途径用十分隐蔽的方式潜进去,让人防不胜防。后来管家只得再行请示,请主人另赐高招。
迪梅普菜再三思考,猛地想起,园林中不是时常有毒蛇出没吗?直接禁止游人入内没有效果,不如利用毒蛇大做文章。她叫管家雇人做了一些大大的木牌立在园林的显眼处,上面醒目颜色写明:“请注意!你假如在林中被毒蛇咬伤,医院与这里相隔数公里,驾车需要半小时。”从那以后,再闯入园林的人便门可罗雀了。
从以上实例中我们可以知道,在通常情况下,常规性的措施已不见效果,只有利用其他因素,打破常规,用巧妙的方法,才能处理好问题。
在大家的心目中,香港华达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晓华就是一个从“北大荒走出来的亿万富翁”。
这既是对他人生经历的一个综述,也是对他以前生活所培养出的一种敬业精神的承认。每当说到李晓华,行内的人士都会对他叹服不已。
那么,李晓华为何被赞赏呢?最主要的原因他能在市场中随时变化经营方针,总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在市场中游刃有余。
李晓华首次向下广东时,完成了他人生第一笔交易的投资,那时,他花几千元买了一台喷泉果汁制冷机,就快速地回北京了。
他选择了北戴河,因为那是我国有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在那时,他提供设备,一位当地的朋友提供场地和人员,于是一间冷饮商店红红火火地开业了。
夏天气温高,前来避暑的旅客,渴了、累了或是在太阳下走乏了,看到这个清爽冰冷的大玻璃罐都被其吸引,冒着汗排起了长队,一杯接一杯,那种清凉、甘甜的滋味直沁心底,这台冷饮机当时十分风光。
那是一个难忘的夏天,李晓华尝到了真真实实成功的滋味,他的喜悦从心底油然而生。更为关键的是,他对自己的商场敏感和果断决策能力充满了自信。
李晓华是一个不断上进的人。他在想,现在在北城河出尽风头的冷饮机,明年必定就不那么新鲜了。一些脑筋转得快的人会很快跟上,那时,北戴河同样的冷饮机必然会大批地出现,竟争激烈可想而知,利润也会越来越低,因此,他决心另辟蹊径。
朋友得知他要将冷饮机就地让出,替他担心了:“那无疑是印钞票的机器呀?你如何可以这么傻?”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手。
事实又一次证明了李晓华的正确判断。第二年夏天,这种冷饮机在北戴河海滨挤作一团,竞争十分的激烈。
李晓华知道随机应变,急流勇退的经商哲理,这也是他总能只赚不赔的重要原因。当市场空缺时果断决策,拼命赚取最大的利润后马上改变生意方向,做出必要的回应。
几年以后,李晓华用手上的那批最开始的原始积累涉足新的买卖。李晓华用敏悦的观察力发现,随着国家经济的不停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可因为国家文化政策的相对滞后,并没有及时意识到人们这种消费心理的转变,从而更没有给予指导。
李晓华觉得,政策尽管滞后,可自己不能落后,假如能创造出一种精神文化生活,来弥补人们空洞的业余生活,不但能够使自己获取丰厚的收入,并且也为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作出了一种贡献,必定会得到政府的支持。
李晓华看到当时的电影和电视尽管有了,可根本不能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欣赏需要,因此,他买了一台录像机和一个大屏幕投影机,在秦皇岛与人合伙开放了录像,效果十分好,场场爆满,门口的票贩子把票炒到10元一张,依旧有人解囊而入。可知,当时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因为生意做得非常顺手,他的过人才智也在不经意间充分展开、延伸,在随后几年中,几笔漂亮的交易使李晓华成为北京个体户中的突出者,这时他已经是北京城地地道道的大款了,被人们羡慕。
当多数中国人的商品观念还未觉醒,过着温饱生活的时候,他座下的最新款式奔驰已在同行中占尽了风光。在人们的心中,这样继续走下去,日子足够过得舒舒服服。
可是,李晓华一点没有功成名就的感觉。野心十足的他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觉得,更伟大的事业需在更广阔的世界中展开。
随后,李晓华在香港创建了华达投资公司,依靠他对市场敏锐的观察力,在房地产市场上大展身手,做得游刃有余,获得了亚洲地产界的赞扬。
仔细观察李晓华成功的每一步,人们不难看出他之所以能在变幻莫测的商场中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及时地进行每一笔买卖,原因就在于他对市场全面的分析构成的洞察力,对市场的敏感性,他的思维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随机应变,积极而为,务必以实力为先导。变的结果是为了逐渐完善,而不是更加恶化。所以,在做决定之前,一定要先对市场做出正确的剖析和预测,自然这要取决于个人对市场现象的判断力和观察力。
常言道:“没有永不干涸的河流”,一门生意不会永远都那样红火的。因此,要及时改变方向,让思维跟着变化走,多方面去发展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