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所要分享的话题是血脉不畅的血瘀体质,疏肝、活血、散郁。
血瘀体质是以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淤血内阻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血瘀体质者常有瘀、斑、疼痛的症状,易患出血、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饮食应该以活血、祛瘀、疏通经络为原则,多食活血、养血、化瘀散结、疏通经络、养阴理气的食物。
面色灰暗判断血瘀体质,可看自己在近一段时间内是否有以下症状。
一、皮肤会偶然出现青、紫瘀斑;面色灰暗、无光泽,身体还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出现疼痛现象。
二、与一般人相比,口唇的颜色是否更红或者唇色偏暗。
三、经常会有牙龈出血现象,头发干枯、容易脱落。
四、经常莫名其妙的心烦,容易出现记忆力差、遇事易忘等现象。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血瘀体质重在活血散瘀,为什么会产生血瘀体质呢?血瘀体质占我国人群的比例约9.75%,以南方人、脑力劳动者和女性多见。
血瘀体质主要有四种原因,
一、由人体情绪失调引起的,《仁术便览》中说:“死血作痛,瘦人多怒者常患此。那些容易发怒的瘦人容易出现这种体质。
二、疾病长期绵延深入经络,使得气血受损,从而引起血瘀体质。黄帝内经素问必论中说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如果病程时间长、病情较重,气血运行直至经络就会不畅通,所以出现瘀滞。如果一个人常年有病,病就会深入经络,拖延得过久,气血就会受损,处于饥饿的状态,气行受阻,最后便出现淤血。
三、由外伤引起。如果遭遇跌打损伤之后,淤血没有消除,时间过久,气血会运行缓慢,或出现妄语、或有健忘的现象,这些都是淤血引起的症状。
四、由于人体的衰老引起的。我们都知道,比起年轻人、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下降,因此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运行缓慢和不畅,都会导致血瘀体质的形成。
黄帝内经灵枢生气通天论说:太阴之人多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气色已退。也就是说血瘀体质者有气血凝滞、淤浊不畅的特点。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血瘀体体质的人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特别是老人,要注意针对这种体质进行相应的保健。
血瘀体质的日常条例,有些人身体较瘦、头发易脱落、肤色暗沉、唇色暗紫、舌呈紫色或有瘀斑、眼眶暗黑、脉象细弱,这种类型的人有些明明年纪未到就已出现老人斑,有些则常有身上某部分感到疼痛的困扰。
如女性生理期时容易痛经,此种疼痛在夜晚会更加严重。血瘀体质者很难见到白白净净、清清爽爽的面容,对女性的美容困扰很大。
血瘀体质者在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调养:
一、在饮食上调养应该注意忌食凉食,
气滞、血瘀体质以选用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饮食,例如白萝卜、柑橘、大蒜、生姜、茴香、桂皮、丁香、山楂、桃仁、韭菜、黄酒、红葡萄酒、金桔等。
血瘀体质的人要多吃些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韭菜、洋葱、大蒜、桂皮等,
适合血瘀体质冬季食用,或阳虚、血瘀体质吃,如生藕、黑木耳、竹笋、紫皮茄子等。
适合血瘀体质的人食用的海产品有螃蟹、海参等。
桃仁、油菜、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黑木耳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积,适量的红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山楂或米醋能降低血脂、血粘度,气滞、血瘀体质以少吃盐和味精,避免血粘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不宜吃甘薯、玉奶、蚕豆、栗子等容易胀气的食物。不宜多吃肥肉、奶油、鳗鱼、蟹黄、蛋黄、巧克力、油炸食品等,防止血脂增高、阻塞血管,影响气血运行。不宜吃冷饮,避免影响气血运行。
二、在生活中多运动、坚持体育运动,运动量因人而异。
每次运动、锻炼应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气滞血瘀体质平时宜适当多饮水,因为体内的水分通过呼吸、皮肤、蒸发和大、小便排出,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使血液中水分减少,导致血粘度增高、血型缓慢。
老年人因年纪的推动功能减退,容易导致气滞血瘀。易坚持快步走运动。据测试,快步走时所吸入的氧气是人体安静状态下的八倍,能大大改善血瘀状态。
三、药物调养。
血瘀等人可以适当的补血、养阴,可以少量吃阿胶、熟地、白芍、麦冬等,用田七、煲猪脚或鸡肉。如果还想补血,可以放红枣。取一只鸡大腿放在炖盅里,放三粒红枣,再放一点田七一起炖,一个星期吃一次,有非常好的活血作用。
气滞、淤血体质宜用行气活血,要疏通气血,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如柴胡、香腹、郁金、当归、川芎、红花、桃仁、深三七、银杏叶等行气活血药,有助于改善气滞血瘀体质,著名的理气活血化瘀汤剂,如柴胡疏肝散血、血府逐瘀汤、失笑散,应根据气滞血瘀部位不同灵活选用。
血瘀体质常见于女性,女性情感细腻,容易不开心,如果不开心、不想吃东西,可以服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
四、运用经络调养,神阙、肝枢、委中。
血瘀体质的调养很适合艾灸、推拿。
想改善体质,常用的穴位有神阙、肝腧、太冲、曲池,它们的作用有点类似当归、益母草、田七、山楂等。
如果妇科月经问题,常用的穴位有太冲穴、维道穴、血海穴、三阴交穴等,如果有心、胸、肝、胆、慢性病,用隔腧、肝腧、内关、曲泉穴等穴位。
疏经通络,用泡脚、艾灸活血化瘀。
血瘀体质就是全身性的血液流畅不通,多见形体消瘦、皮肤干燥,主要是由于长期七情不调、伤筋动骨、久病不愈而造成的。
血瘀体质易感肥胖并发症、消瘦、月经不调、抑郁症等。
血瘀体质者舌头上有长期不消的瘀点,经常表现抑郁、呆板、面部肌肉不灵活、容易健忘、记忆力下降,而且因为肝气不舒展,还经常心烦、易怒。
以下简单的刮痧法也可以帮助血瘀体质进行调理。
一、用单脚法从上向下刮拭膻中穴至中庭穴。
二、用面刮法刮大椎穴、心腧穴至隔疏穴、肝腧穴、胆腧穴、天宗穴。
一般来说,刮痧对血瘀体质具有以下两点保健作用:一、活血化瘀,清洁、净化血液,改善脏腑器官因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气血瘀滞症状。
二、血瘀体质经常刮痧可疏通经络,预防血瘀体质的易发疾病,促进血瘀病症的康复。
在刮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血瘀体质刮痧时不易出痧,沙色浅红或呈分散的浅红瘀点,疼痛性质多为酸。
心痛、有气泡感、沙粒、肌肉松软等阳性反应。
以上所有内容因人而异,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