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夏天是如何制冰的古代制冰秘籍大揭秘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给你一大缸烧开的热水,不能使用现代工具,你能把它变成冰块吗?我就做不到,可是早在多年前,我国古人就掌握了一项了不起的技术——用热水造冰,被称为“夏造冰”。完全不可思议!具体怎么实现这奇迹的事情呢?这项技术的原理其实相当简单,古人将烧开的热水倒入大坛子中,密封坛子后,悬挂在深井中浸泡3至4天,就可以制造出一坛冰块了!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热水可以变成冰呢?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了姆潘巴现象。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温度较高的水会比温度较低的水更快地降温,这是由于水的密度、体积、质量以及密封状态下所受到的气压等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

姆潘巴现象

而要使水结成冰,古人发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气温低于0℃,二是有冰核。冰核是一种能够将水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物质。一般情况下,无机冰核只会在-10℃以下起作用。

然而,现代的生物学家们却发现一些细菌可以在-2到5℃的温度下冻结海水。研究表明,这些冰核细菌分泌出一种蛋白质,起到了形成冰核的关键作用。所以,古人在坛子里装热水的时候,可能就有这些冰核细菌存在,这也是热水能够变成冰的原因之一。

古代人使用冰块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冰窖。在冬季,他们会从冰冻的河水中取出足够的冰块,储存在冰窖里,到了夏天,冰块还没有完全融化,可以用来降温,还可以用作储藏食物和制作冷饮的材料。

古代人对于冰的应用也相当有创意。他们发明了一种叫作“冰鉴”的器物,用黄铜铸造,外观呈四四方方,内有水缸,是最早用来冰镇食物的容器。在酒瓶与酒瓶之间的缝隙中放入冰块,再将美酒倒入,喝起来既解渴又清凉,这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种奢侈享受了。

古代渔夫为了保鲜,还使用了一种叫作“冷鲜船”的船只。他们在冬天储备大量的冰块,夏天将新鲜的鱼肉放入冰块中,这样就实现了“冰鲜船”。

古代人对冰块的利用也不仅仅局限于食物的保鲜。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最炎热的时候叫作三伏天。为了防止文武百官中暑,宋帝规定所有能休息的官员都要休息,并定期“颁冰”给没有休息的官员。据记载,宋孝宗曾因吃了太多的冰引起腹痛,所以对于冰的享受还是需要适度。

总的来说,古代人对于冰块的利用充分展现了他们勤劳和智慧的一面。虽然没有像现代人一样拥有冰箱等设备,但他们运用自然的资源和自身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创造出了夏季制冰的方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