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民族地区“乡村味道”正飘香
岳梦云彭泺/文
北京海归创业社区产品研发中心举办的“‘茶马山甄’特色食品与菜肴研发暨品牌产品多元化直播推广活动”上,烹饪科技+民族地区农副特产,碰撞出了火花,金桔百香果凤爪、玫瑰酱腊味合蒸、鲜荷玫瑰蒸腊味籼米、黑金玫瑰腊味饼、折耳根腊肉花毛、普洱茶双腊包……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研发的现代菜品和休闲食品,瞬间点亮了人们的双眼。
这些针对民族地区食材的研发成果来自于知名科技特派员王云老师。王云老师长期研究乡村消费、利用烹饪科技推动民族地区农副产品就地增效,在民族地区取得过不少成功案例。年,王云应邀前往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云南省迪庆州的香格里拉,为沃夫农林开发公司讲习豪猪的开发和食用。王云老师凭借着已有的经验反复尝试,陆续推出了十几道豪猪菜和豪猪肉加工食品。王云老师通过手把手地传授,把这些菜肴教给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学员,豪猪农家宴在当地获得了极大好评。为合作社研发的几款“豪猪辣酱”、“豪猪肉干”等风味食品也卖得火热。带动当地的餐饮消费,惠及广大食客,展现了精准帮扶的魅力。
今年3月,王云老师诚邀国家级烹饪大师,原钓鱼台国宾馆御苑养源斋、清露堂厨师长,钓鱼台大酒店行政副总厨林进老师,赴江西省峡江县金平民族乡帮扶当地政府,恢复当地八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菜品,通过挖掘整理,研发恢复了30-40个菜品,包括京族的鱼露白焯虾、侗族的酸缸豆鸭丝、瑶族的天鹅茄鲜汤、壮族的三七花田鸡、傣族的酸笋炖鸡、苗族的柠檬烧鸭、彝族的坨坨肉、畲族的酿辣椒等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特色菜,为当地开发旅游奠定了餐饮基础,为开发旅游振兴民族地区的乡村经济敞开大门。
王云老师对于民族地区的特产情有独钟,“三州三区”等民族地区环境优美、水源特别好,奠定了食材的地域独特性。茶叶、牦牛肉、土鸡、各种菌子、食用花卉、花椒、辣椒、腊肉、腊肠等等,在脱贫攻坚时期,这些土特产发挥了很大作用。经过电商推广,线上销售购买者多为年轻人,这个消费群体庞大、购买力旺盛,可这中间有一个问题,就是好食材的购买者不会料理烹饪。王云老师提出可以把地域独特食材创造开发成更多形式,诸如休闲食品、零食、冷饮、冷食、包装食品、菜肴、预制菜等等,再用新媒体将技术传授给民族地区的民俗经营户,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地开发,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
王云老师此次与“茶马山甄”活动主办方的合作,也是基于特色食材研发基础上展开的。在宁洱工业和信息化局以及宁洱电商协会的指导下,提供特色食材给智云天地农业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进行研发,打造有宁洱人文特色的新产品。此次提供了宁洱县优势特色农产品资源,例如普洱茶、咖啡、碧根果、小花糯、玫瑰花酱、腊肉、腊肠、藜麦等产品,研发目的是形成一批可以应用于宁洱民宿中特色菜、休闲食品、零食、罐装食品、预制菜、饮品等,借助民族特色,相比较初级产品,一定会使价格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此次宁洱地区有11家重点农业企业和20款标准化农产品参与研发推广活动。会场的布置以食品研发与菜品开发为核心,知名科技特派员王云老师做主讲嘉宾,知名食品专家王志利进行研发性表演,以食品研发与菜肴开发来推广宁洱县农产品,不仅富有创意,而且产品也完全做到了好吃、好看、好玩。将各民族特色农副产品从初期品向精品过渡,对民族地区来说,可以形成富民主产业。
包括菜肴、主食、饮品、休闲食品等数十款产品在活动中亮相,如,百香青柠玉女瓜、金桔百香果凤爪、玫瑰酱腊味合蒸、鲜荷玫瑰蒸腊味籼米、黑金玫瑰腊味饼、玉黄包、折耳根腊肉花毛、紫苏煎腊肉卷、普洱茶双腊包、普洱香草饮品等等。这些产品都带有浓厚的民族地区农产品特色。以“黑金玫瑰腊味饼”为例,以竹碳粉、玫瑰花酱、滇甜肠粒为原料,口感酥脆美味;再如,“普洱茶双腊包”,用普洱茶做馅,独特的馅料,符合消费者的猎奇心理。这些新奇的产品,如果经过合理的商业化运作,以其原生态的原料、独特的口味、富含的民族文化,必将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网红爆品。
正如王云老师所说,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民族地区更要有新思路、新方法,让“乡村味道助力乡村振兴”成为重要抓手,促使其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美食这张名片,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到茶源道始的“盟誓之城”宁洱,品尝舌尖上的美味。
注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允许刊发,图片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