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我们选择吃冷饮已是常态,但怎么吃?你未必知道。
所谓冰镇,在古代,就是利用物理存冰的方法,将冰块长时间的保存下来(一般可存5—8个月),然后再根据物理降温的原理,将适应于低温下贮藏的食品,诸如鲜肉、鲜蛋、鲜果、鲜蔬一类副食品同冰置于一室,长时间的贮藏保鲜,或者将怕热易腐的熟食在极短时间内进行冰镇,都属于冰镇低温贮藏。现在当然不会那么麻烦,将所需食物饮料放入冰箱,适时取出就OK了。
炎炎烈日下汗流浃背,一杯冰水或冰饮料是极大的诱惑。一方面可以起到降温防暑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消除燥热的不适。但前提是适宜的温度,适宜的量。适宜的温度是指正常人喝的饮料温度以8℃至14℃为宜。在炎炎夏日里,可以把白开水或饮料放到冰箱里稍加冷藏,但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取出后感觉不冰手时再饮用。适宜的量是每次喝-毫升即可,而且饮料更不能代替水喝。过食则弊大于利。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
有的人解渴爱喝冰饮料。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南庆贤教授就此给出了指导意见:冰饮料中水分子大部分处于聚合状态,分子团大,不容易渗入细胞,而热饮料单分子多,能迅速渗入细胞,纠正细胞缺水的状态。冰饮料虽然会带来暂时的舒适感,但大量饮用会导致汗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极易引发中暑。
冰水同时冰水、冷饮料等的温度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20℃至30℃,大量冷饮进入体内,很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收缩、黏膜缺血,从而减弱胃肠消化功能和杀菌力,造成痉挛性疼痛,甚至导致腹痛、腹泻。
那么夏天天气炎热,喝什么呀?喝常温的白开水、喝姜茶,吃时令的多汁水果:如西瓜、桃、火龙果、西红杮等。
西瓜传统文化有这样一句话:,叫“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就是告诉大家,夏天天热反而要吃热的,因为姜含有挥发性的姜酮油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的作用,同时还有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之功效。所以民间医家还称:家备小姜,有病不慌。姜是热的,越是夏天越要吃点温热的东西。所以,夏天要喝姜茶,萝卜是清凉的,冬天反而可以多喝点萝卜汤,把里面的郁热都散开。
姜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夏天运动的人不宜喝冰饮料,因为锻炼时一方面体内血液大多集中在体表,消化系统暂时处于贫血状态,冰冻饮料喝下后将对贫血的胃肠产生强烈刺激,使血管收缩而加重贫血,二是胃肠道粘膜受刺激,血管收管易引发痉挛性疼痛而至剧烈腹疼、腹泻。
孕妇、孩子和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一定不能喝冰水,因为喝冰水、冰饮料除了会导致胃部不适,腹痛、腹泻外,还可能引起脑血管的痉挛,从而引发心绞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