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会变得不幸。”近期这个话题在网络间流传得越来越广。不少地方的消费者表示,现在很难买到3元以下的平价雪糕。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动辄十几元一根的雪糕,越来越多地占据路边小店的冷柜。继去年钟薛高“天价冰淇淋”引发热议后,今夏随着茅台冰淇淋的上市,冰淇淋市场正在经历“没有最贵,只有更贵”的怪圈。
6月7日,一个“雪糕就应该这样卖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在视频中,售卖雪糕的冷柜上贴满各种雪糕的图片和其相应的价格。有一些网友在相应的话题下晒出自家附近雪糕冷柜的图片。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些标注雪糕价格的图片中,几乎很难看到1元的雪糕,3元以下的产品成为冷柜中的“少数派”,一些冷柜中最贵的冷饮单价接近40元,但售价在个位数的产品还不到一半。在一张图片上,14款雪糕中,售价10元以下的仅4款,最便宜的5元。
这并不是个案,记者走访北京7-11、罗森、全家等多个便利店,销售雪糕和冰淇淋的冷柜中大部分产品都是网红款,品牌和产品大多比较少见。在价格方面,7-11售卖的雪糕中最便宜的为5元的马迭尔原味冰棍,最贵的是中街纯感流心巧巧,单支装售价20元。
不仅是便利店,一些街边小店或私人小型超市里的雪糕或冰淇淋也很难找到单价在3元以下的产品。一些80后、90后儿时常吃的巧乐兹、苦咖啡、绿色心情、冰+、冰工厂、双棒、雪人、老冰棍、小布丁等雪糕不是涨价,就是很难找到。取而代之的是钟薛高、李大桔以及还记不清品牌的一众冷饮新贵。
(gcy来源:北京青年报)